圖說:濱江商務區寫字樓備受歡迎 采訪對象供圖
申城寫字樓市場需求正在加快復蘇,2023年新增供應有望達145萬平方米。2月22日,世邦魏理仕發布的《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與展望》報告,核心及部分濱江商務區租金有望優先止跌企穩。
金融業租賃需求最大
2022年,申城寫字樓市場共錄得11個新項目入市,總計84.4萬平方米,其中過半數布局核心拓展區,和以徐匯濱江、前灘為代表的新興濱江商務區。租金報價和有效租金同比分別下跌0.2%和1.2%。由于新增供應持續入市、租約到期等多重因素,部分租戶轉向性價比更高的新興商務區。年底,核心商務區租金同比微跌0.1%,核心拓展區同比下跌0.5%。
金融開放持續擴大,市場格局日益完善,使得上海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斷增強。在寫字樓市場的行業需求方面,金融業租賃需求重返第一位,其中以基金、保險、投資管理、信托期貨為主的需求持續釋放,多為板塊內部的升級擴租;數字新媒體(以下簡稱為“TMT”)緊隨其后,其中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主的新技術、企業資訊服務需求居多。此外,商務精裝辦公和輕資產運營的第三方辦公空間,市場份額也逐步擴大。
濱江商務區表現亮眼
從成交區位來看,以徐匯濱江、前灘、陸家嘴為代表的濱江商務區,成功吸引最多企業進駐,驅動申城超六成的跨江搬遷需求。金融業仍偏好陸家嘴、世紀大道與花木板塊。TMT則聚集徐匯濱江與前灘板塊,一方面供應量大,大面積辦公場地選擇多,另一方面租金價格優勢明顯。消費品制造業則青睞徐匯濱江與南京西路板塊。值得一提的是,濱江板塊全年去化表現亮眼,占比超過三分之一,且有多個獨棟產品與可視性佳的項目吸引到總部企業聚集。
2023年,上海的經濟增長有望迎來較大幅度的反彈。報告預測,2023年,申城寫字樓市場將有145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核心及部分濱江商務區租金有望優先止跌企穩。未來,電子信息、汽車、消費品制造業以及生命健康等行業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并融合制造與服務,打造產業集群。同時,企業持續關注的綠色辦公環境、員工身心健康等訴求將進一步影響未來寫字樓的硬件打造和軟性服務。
濱江商務區錯位發展
前灘發展步入快速道,現已成為眾多外資企業選址的焦點,商務辦公氛圍濃郁,去化速率領先全市,并持續位列新興商務區空置率最低的板塊,租金實現保持穩健增長。2022年年底,醫療及生命科學、消費品制造業以及TMT等為主力需求的租戶結構,外資占比近六成。
徐匯濱江作為黃浦江沿岸規劃“兩核多節點”空間發展格局中黃金三角2.0的重要一環,緊隨前灘之后,2022年進入寫字樓供應爆發元年,預計至2027年將達100萬平方米。西岸傳媒港、西岸數智谷及西岸金融谷基本落成,商務氛圍有望媲美核心商務區,并以其明確聚焦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創新金融領域的規劃,實現城市功能精細化的錯位協同。
北外灘規劃為金融和航運雙重承載區,重點發展金融、航運、5G等產業及總部經濟。目前,板塊內主要項目有白玉蘭廣場、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上海星薈中心以及北外灘來福士等優質項目。2022年年底,金融業、房地產建筑以及消費品制造業等為主力需求的租戶結構。未來,隨著480米浦西第一高樓地塊的開工以及空中連廊的建設,北外灘發展將進入提速階段。